潍坊一中第七届课堂教学小课题开题报告(周晓颖)
发布时间:2015-11-02 00:00:00 作者:王宝强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

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高二基本能力组 周晓颖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首先,信息技术课非常需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正因为如此,也就造成相当部分学生一味的操作练习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梳理与总结,从而影响了知识的掌握,也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制造了一定的麻烦。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除了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外,也应重视必要的理论知识。其次,学生升入高二后,我们信息技术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学生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并争取让每个同学都拿到A等级的目的。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中,理论知识占到了70%左右,因而理论知识掌握与否对成绩的好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把知识内容结构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对于理论知识的整理和记忆有着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和强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对知识分层次掌握。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于解决信息技术教学中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可以立足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学什么、如何学”,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也能在“授人以渔”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此次,我们组研究的课题是《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其中关键词为“思维导图”和“应用”。

1.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英国著名心里家、教育专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就像大脑中的地图,能完整的将大脑的思绪、想法呈现出来,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如下图所示,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特别在各种思维导图软件的研制和开发后,思维导图更是称为一种帮助我们思考、理清思路的创造性工具,一种可以提高记忆,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方法。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技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可能。

2.应用是指我们将尝试将思维导图贯穿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更加高效的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在其它情景中回忆、迁移、使用甚至发展这些知识。

互联网怎样利用人性思维导图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准备阶段

1.课题组成员讨论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选择课题,搜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人员分工,完善行动计划。

(二)实施阶段

1.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展开课题研究。

2.在课堂上尝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

3.课题小组成员定期进行反思总结,提出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三)总结阶段

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完成结题报告。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预期成果

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思维导图进行应用:

1.使用思维导图对学案进行设计

2.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课堂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结构。

3.使用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帮助学生记忆和复习。

(二)预期成果呈现方式

1.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和随笔

2.结题报告